
家人们,咱就是说,这夏天热得人都快发芽了!前几天刷到个段子,说南方人避暑靠空调续命,北方人靠冰棍降温,结果有位大哥在六盘水穿着长袖啃羊肉粉,评论区直接炸锅——"这哪是避暑,这是提前过秋天啊!"
作为每年夏天必找凉地儿的"候鸟型选手",我可太懂这种感受了。今天就给你们扒扒6个高铁直达的"天然空调城",保证看完就想收拾行李,毕竟"热在三伏,凉在高处",咱可不能跟自己的汗珠子过不去。
先说说贵州六盘水,这地儿简直是老天爷追着喂凉意。官方数据摆这儿:夏季平均19.7℃,最热的七月也就21℃,最高温历史记录31℃——对比咱这儿动辄40℃的烧烤模式,这简直是天堂级待遇。我去年在那儿待了一周,白天穿短袖逛公园,傍晚就得套薄外套,当地人说"空调?那是啥?我们家风扇都用来挂袜子",可不是吹牛,森林覆盖率61%,走哪儿都是"天然氧吧",呼吸都带着草木香。
再往西北走,甘肃康县这地方藏得够深。70%-90%的森林覆盖率,负氧离子浓度高达2.2万-2.6万个/cm³,啥概念?相当于咱城市公园的20倍!我闺蜜去那儿拍婚纱照,说早上踩山泉赶露水,中午在花桥村吃搅团,傍晚看水帘洞瀑布,一整天下来妆容都没花——要知道她在西安出门5分钟就能汗流浃背。关键是民宿才百十来块,推开窗就是梯田向日葵,"采菊东篱下"的日子,在这儿天天过。
展开剩余62%四川松潘更绝,夏季平均20℃不说,七月还可能飘雪花!我那怕冷的老妈去年去了,回来天天念叨"六月雪下得跟撒糖似的"。松潘古城里逛一圈,左手拿着牦牛肉干,右手端着酥油茶,听藏羌阿姨说"这儿的夏天,盖被子睡觉才叫正经事"。黄龙五彩池边冷风嗖嗖的,穿短裤都觉得腿毛在发抖,旁边重庆来的大哥裹着租来的军大衣,笑称"这趟值回票价,又避暑又看景"。
云南会泽这地方,比丽江大理清净太多。22℃的夏天,老街上的茶馆从早热闹到晚,大爷们摇着蒲扇侃大山,"天热?咱这儿只有春和秋"。我在念湖蹲了个日出,水鸟掠过湖面时,凉风吹得人起鸡皮疙瘩,赶紧把包里的薄毛衣套上。大海草山更不用说,风车转得比谁都欢,站在山顶看云海,感觉自己像踩在空调出风口上,同行的小姑娘说"这哪是旅游,分明是来躲清闲的"。
福建平潭岛稍微热点儿,25℃但海风能吹走一身黏糊。我表弟在那儿待了半个月,晒黑了两个度却没长痱子,说"白天在沙滩树荫下玩手机,海风跟小电扇似的"。最绝的是"蓝眼泪",凌晨三点蹲在海边,看着海水泛着蓝光,凉飕飕的风刮过来,鸡皮疙瘩起了一层又一层,旁边情侣裹着同一件外套,浪漫得不行。
最后说四川西昌,23℃的夏天藏着小惊喜。邛海边上骑单车,湖风顺着领口往里钻,卖冰粉的阿姨说"咱这儿白天晒是晒,可晚上盖薄被正合适"。我赶上过卫星发射,火箭冲天那一刻,凉风吹得人直哆嗦,旁边大爷边拍手边说"这风,比空调舒服十倍"。晚上吃着火盆烧烤,小猪肉串配冰啤酒,湖风一吹,啥烦心事都没了。
说真的,这几年跑了不少地方才明白,"大树底下好乘凉"这话不假,但找对地方更重要。这些城市最高温没超过31℃,最低才18℃,高铁飞机抬脚就到,不用扛着大行李箱遭罪。
咱普通人避暑,不就图个舒服省心?不用天天对着空调吹得关节疼,不用出门跟打仗似的涂防晒,在六盘水啃羊肉粉能吃出暖乎乎的舒坦,在平潭岛吹海风能尝出海鲜的鲜甜,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样子。
别再纠结"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"是骂人的话了,在这6个地方,这可是最真诚的祝福。收拾个小背包,带上薄外套,毕竟"夏练三伏"不如"夏避三伏",你说对吧?
发布于:河南省九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